然而,有更强硬监管的支持者。
截至目前,已有四十多家涉及光伏业务的上市企业发布了2018年半年报。如今,缺钱、现金流紧张成为了光伏行业普遍性的问题。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当下国内市场的转折,可能出现部分光伏企业停产或破产等情况,对金融机构带来一定影响,不排除部分金融机构会降低光伏行业信用评级,给光伏企业正常的债券融资带来负面影响。在这场生死考验面前,谁能笑到最后?。例如,继2017年成功开拓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业务后,中利集团又独创了一个新式融资手段:6月27日,中利集团公告称,公司拟开展供应链应付账款资产证券化业务,以此募集不超过5亿元资金。华夏能源网记者通过各企业在其财报中所列原因发现,70%的企业都是由于受到531新政的影响,而加剧了其负债比升高,以及毛利率下降。但是在市场越艰难的情况下,越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
7月30日晚间,通威股份发布公告,其价值50亿元的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数据统计显示,这也是531新政实施后,国内光伏行业首单获准发行的融资案例。但是,在营收、净利润等数字风光的背后,却无法忽视资产负债率持续上涨的问题。近日有专家分析认为,欧盟是全球光伏最早发展起来的市场,很多光伏项目都已经运行了十几年,已经到了需要更换组件的阶段。
其次,印度开始趁火打劫,针对我国光伏产业增加关税。第一,欧盟市场对于高效产品的需求更大;第二,欧盟市场容量有限,中小企业已经无法通过低价抢占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高效及高质量的产品。尽管我国光伏企业积极开拓了新兴市场,但是最大的几个市场一直都在试图通过不公平的贸易措施抑制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欧盟市场开放最受益的依然是那些优势企业,而没有优势的中小企业则难以分得一杯羹。
2018年下半年,我国光伏产业俨然已经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在行业变革期,有的企业会越来越好,而有的企业则会越来越糟。
首先,受531新政影响最大的是那些中小型企业。三、或扭转中国光伏国际贸易困局在多年来的双反及各种贸易管制之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崛起并不容易。有光伏大佬表示,目前以低价抢占市场的趋势已经一去不复返。欧盟市场的开放并不意味着那些没有实力的企业能够抓住救命稻草,反而有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这些互赢互利的成功发展将让中国光伏正式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去除其他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偏见,扭转中国光伏面临的国际贸易困局。更为实质性的影响是,欧盟市场的开放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危机。双反等贸易措施并不能打造双赢的局面,对中国长期进行双反的欧盟,其光伏产业不但没有发展起来,反而在双反之中不断衰弱。这一部分的需求需要的不再是普通产品,而是更加高效的组件产品。
二、加速行业整合 寡头效应依然凸显行业整合加速已经成为了2018年光伏行业的主旋律9月3日,广东省发改委下发《关于调整部分普通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规模的通知》,综合考虑项目建设条件及建设进度,优先支持属扩建性质、不需新建升压站及电网送出工程,并承诺在今年12月31日前并网发电的普通光伏电站项目,同意将粤发改能新函【2018】4461号文件收回的108兆瓦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指标安排给广东粤电韶关发电厂灰场光伏项目等3个项目
9月3日,广东省发改委下发《关于调整部分普通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规模的通知》,综合考虑项目建设条件及建设进度,优先支持属扩建性质、不需新建升压站及电网送出工程,并承诺在今年12月31日前并网发电的普通光伏电站项目,同意将粤发改能新函【2018】4461号文件收回的108兆瓦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指标安排给广东粤电韶关发电厂灰场光伏项目等3个项目上游硅料与硅片继续控制产出来应对疲软的需求,且硅片厂家可能会再次下调产能利用率。
单晶硅片价格暂时持稳,但已开始考虑下修产能利用率。常规多晶电池价格为RMB0.93-0.97/W。常规单晶价位在RMB1.83-1.90/W的价位,高效单晶则是在RMB2.10-2.20/W,均价在2.15RMB/W。目前大陆国内多晶用硅料维持RMB83-92/KG,单晶用硅料依旧维持不变在RMB90~98/KG的价位。欧洲MIP结束确实会带动当地成交价格下修的趋势,但是买卖双方正要开始谈判,实际交易价受影响还需一段时间。硅料本周硅料供需大致维持平盘。
电池与组件也是需求不振,部分组件厂家考虑考虑先行屯囤货避免低价销售,等待月底旺季到来。常规单晶的价格为US$0.247-0.400/W,均价掉到US$0.265/W,高效单晶的价格在US$0.275-0.415/W,但均价掉到了US$0.280/W。
中国市场整体还是需求较弱,预计月底领跑者计划才会带动高效单晶需求。电池片受到欧洲MIP结束发酵影响,本周台湾和东南亚电池厂被迫全面降到与大陆制电池同价的水平。
然而中小厂已经无法支撑价格,开始低价抛售,使单、多晶硅片价格均跌,分别到RMB2.90-3.25/Pc与RMB2.25-2.30/Pc,黑硅产品价格也顺势下调至RMB2.50/Pc。高效多晶价格区间US$0.244-0.280/W,均价掉到US$0.250/W。
硅片本周硅片的价格随着需求偏弱而下滑,硅片大厂开始下调产能利用率,寄望控制供给来维稳价格,但市场信息认为仍有下修空间。根据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分析,本周市场维持需求不振且价格继续下探的局面。大陆国内9月份仍有将近2000吨的供应量因检修而减少,但是也有厂家恢复生产,一来一往之下,预估整月供给量与8月份相差不大,因而可以维持价格平稳甚至有向上调整的可能。海外市场的单晶硅片价格依旧维持US$0.400-0.425/Pc,多晶价格则是稍微下调至US$0.300-0.310/Pc,黑硅产品的价格跟跌至US$0.350/Pc。
海外市场的价格也因需求走弱而全面下调,常规多晶价格区间为US$0.227-0.280/W,均价掉到US$0.245/W。海外硅料料则因为大陆需求减少,长单的议价空间对变大,价格已受影响,目前价格落至US$10.3-12.3/KG,均价落至US$11.5/KG。
组件与电池环节的状况相同,东南亚制的组件价格被迫全面降至与中国大陆产品相同水平。大陆国内组件厂报价延续上周形势,虽需求不振,但因降价空间有限,价格下跌也较缓,目前国内常规多晶价格下调至RMB1.80-1.90/W,高效多晶也是在RMB1.80-1.90/W的区间。
海外部分,常规单晶电池价格在US$0.117-0.138/W,高效单晶电池的价格则下调至US$0.155-0.163/W,均价下调至US$0.162/W,多晶交易价格区间持平在US$0.111-0.142/W,但均价跌至US$0.112/W。目前大陆国内一般单晶电池的价格在RMB1.00-1.06/W,高效单晶则是落在RMB1.07-1.15/W
8月初大部分硅料企业就将当月订单签订完毕,且有少数企业签订部分9-10月份订单,故8月份第一周之后几乎没有新成交,均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多晶硅价格则整体持稳。9月初刚复产企业从出量至满产仍需时日,故9月份前期供应仍相对紧缺,多晶硅价格尚可持稳微涨,随着检修企业产量逐步恢复至满产,在没有需求回暖的支撑下,多晶硅价格上涨将有所受限。9月份国内多晶硅企业检修情况除个别略有延后外,其余基本按原计划进行。截止本周,停产检修企业已由8月份的12家恢复至目前的9家,复产企业包括:新特能源、宜昌南玻、东方希望、神舟硅业,本周新增一家企业检修。
多晶硅片主流价格在2.25-2.50元/片,均价在2.30元/片,周环比下滑2.13%;单晶硅片主流价格在3.25-2.90元/片,均价3.15元/片,周环比下滑0.63%。特级致密料由于受到单晶企业开工率及降成本等因素限制,成交价格基本持稳。
本周国内多晶硅特级致密料价格区间在9.0-9.8万元/吨,均价维持9.50万元/吨不变。本周各多晶硅企业9月份订单签订数量增加,其中供多晶用硅料新成交在原订单价格基础上略微上调,因此本周一级致密料和一级菜花料价格微幅上涨。
本周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稳微涨,特级致密料主流成交区间在9.3-9.5万元/吨,一级致密料主流成交在8.8-9.3万元/吨,一级菜花料主流成交在8.5-8.7万元/吨根据中利集团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中利腾晖在报告期内上半年内开工建设765MW的光伏扶贫电站。
© 1996 - 2019 浑然无知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玄武湖隧道